最近在思考,如何才能讓自己與團隊走在更快樂的工作氣氛中。這其實相當不容易,不管再好的工作,本身就是一種勞累與壓力的累積,沒有一定的條件,它勢必消磨人的身心。但這也同時意味著,當某些條件被滿足,工作上快樂的收穫,將能夠超越我所承受和負出的成本。
想到「快樂」,就會想到「爽」,但快樂似乎和爽不同。爽比較接近是一種肉體及情緒上的興奮,在我爽的當下,我的心不一定快樂。
快樂比較接近於一種內在發出的正向感受,我認為主要成分包含下列三種:
安全感:當環境給他足夠的安全感,他的焦慮被釋放,他會覺得快樂。
成就感:當我們達成一項有挑戰性的任務,或跨越過一個困境,我們會覺得快樂。
滿足感:當我們的需要被理解或被滿足,我們會覺得快樂。
當一個人經歷到這三類感受的任何一種時,他心中會有說不出的快樂。
但仔細思量,這三種感受的製造過程,卻是相互矛盾的。舉例來說:
成就感的起點,源自對於自我實現的不滿足,過程也需要打破原有的安全感。
當我渴望在親密關係上有更深的滿足,我就必須去處理我們之間的不安全感。
當我渴望建立團隊的安全感,我可能必須要調整自己對成就感和滿足感的期待。
簡單來說,我們必須要打破自己原先在安全感、成就感與滿足感的「舒適圈」,才有機會在工作上得到快樂。
我們也可以這麼說:製造快樂的「過程」,時常是不「爽」的。由此而推,若一個團隊渴望在工作上製造更多的快樂氛圍,唯有主動打破舒適圈,主動迎接新的挑戰。
如果快樂是由三個相互衝突的需求所構成,而且缺一不可,那我們就必須要意識到節奏與平衡的問題。舉例來說:
若一個團體一味的追求成就感,勢必遲早會破壞彼此間的安全感。
若一個團隊過度專注於安全感,那會因為耗費太多時間成本在溝通上,所有的事情都會變得緩慢不前,懸而未決,最後沒有人快樂。
若一個團隊太追求滿足感,那整的團隊會被寵壞,也越來越難面對挑戰。
我相信,高效能的學習是讓團隊成員快樂的最好途徑。一個團隊若願意追求高效能,就能在讓團隊用更敞開的方式建立安全感,用更效率的成本產生成就感,用更優質的方式獲得滿足感。
高效能不是去成功的組織拷貝一套模式就能獲得,它是團隊內部根據自己的特性,長期自我學習而發展出來的卓越性格。我們渴望讓彼此快樂,因此我們努力學習用更適當的成本,更有效的流程,更敞開的對話,更謙卑的態度,去調整我們的組織模式。
最後,在團隊中打造快樂的氛圍,我們或許可以試著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:
- 我的團隊目前在哪個感受上最需要被提升?該如何做?
- 團隊的舒適圈是什麼,它給了我們什麼阻礙,什麼原因讓我們不去打破它?
- 我如何可以讓團隊對於快樂的追求更健康,也更有意識?